兴城信息网

《谁是最可爱的人》为啥移出教科书?专家列出4个原因,有道理吗

2022-09-09 16:54:55

压滤机滤布

文丨曹镜明

题丨《谁是最可爱的人》为啥移出教科书?专家列出4个原因,有道理吗

欢迎大家留评交流,对教科书的看法!

近段时间,教科书因为插画的问题,在网络上招惹来了许多批评的声音,即便是有关部门已经下达了整改通知,让大家不要被带节奏,就是单纯的“美丑”问题,可这背后隐藏的弊病,却是毋庸置疑的。

其实早在插画问题之前,笔者就针对教科书的修订提出过自己的看法,只不过当时并没有受到舆论的重视,反倒还有许多吃瓜群众对笔者进行批评,说是玻璃心,上纲上线。

2014年,南方周刊就曾针对将经典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移出教科书的问题,采访了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给出这样的回复:

文章过于煽情和滥情,合格的报告文学首先立场应该是公正、客观的,但这篇文章的视角太过主观。有渲染战争的嫌疑,现在的孩子更应该拥抱爱与和平,接受与年龄段相符合的思想。这样国家才能进步,而不是固守历史。文中观点陈旧过时,对于战场的描写对于孩子精神世界的养成是不利的。这些英雄主义的宣传文章,不符合如今的社会发展主题。担心影响中美关系。

依照这个思想,王旭明在任期间,还先后以差不多的理由,删除掉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等描写爱国英雄事迹的文章,替换成爱迪生救妈妈,华盛顿砍树等弘扬美国智慧的文章,如此这般的骚操作,已经不是“精美”可以形容的了,实在太过分了。

这绝非是笔者在上纲上线,只是说王旭明的行为着实是很难让人不产生这样的联想。

关于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相信就不用笔者过多介绍了,早年间曾入选七年级下册的教科书,可这篇文章的内容,真的像王旭明指责的那般不堪吗?

首先是关于煽情和滥情的问题,说什么报告文学要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来写。关于文章的立场问题,这个没什么可说的,正如科研界说得“科学无国籍,但科学家有国界”,或许文学作品就是文学作品,不区分什么国家,但作为创作者来说,肯定是要有自己的立场的,这跟文学体裁没关系,是个人良知问题。

对于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这个无所谓煽情不煽情,情到深处,怎能不让人泪流?对于这些英雄事迹,不受感动的冷血动物更应该自我反省,而不是质疑作者笔下的文字是否煽情,这就是鸡蛋里挑骨头,先入为主的找毛病。

其次就是有宣传战争的嫌疑,孩子应该拥抱和平和爱。

关于这个理由,笔者只认可后半句,孩子拥抱和平与爱,但不是无脑的拥抱和平与爱。

与之相反,笔者一直鼓励教育孩子从小就要认知教育的参与,中华民族能够一路走来是多么的不容易,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的如今美好生活……只有对战争有着足够深入的了解,才会更加珍惜和平的不易,发自内心的焕发爱国思想。

不然,如若只是一味地告诉孩子应该和平,应该爱,可根本就不了解和平和爱意味着什么?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怎么可能培养出三观正确的孩子?只会成为一个个负能量源。

再者就是文中思想过时,英雄主义不可取。

这简直就是开玩笑,现在的好莱坞主要就是靠着各种美国的超级英雄来给全世界进行文化输出,怎么咱们自己国家想要树立、宣传几个英雄人物就好像捅了马蜂窝一般?

这样的情景,让笔者想起两千年初期的舆论环境了,西方即便是放个屁,在某些公知闻来也是香的,咱们自己的好东西甭管多么的厉害,一律都是封建主义糟粕,谁要是说两句“文化自信”,得让那群公知被喷自闭了。

这话虽说不好听,但当时的舆论现状就是那么回事,崇洋媚外。

最后就是担心中美关系的顾虑。说句实话,当笔者看到这个观点时,一下就笑出声来了,怎么还有这样的专家?简直是丢人丢到外太空了,什么玩意就影响关系?就问一句“是事实吗?”如若是事实,有什么可害怕的?既然对方敢干出这样的事情,咱们就没什么可隐瞒的,对方都不害怕影响到关系,怎么咱们自己还怂了?这是英雄事迹,伟大战役值得后背的铭记和传颂,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自己的英雄。

这样的一个理由,让笔者想起一位复旦大学的教授来了,公然宣称“漂亮国是世界秩序的制定者”、“漂亮国不会伤害咱们”……

诸如此类的奇葩言论,简直就是无耻至极,真不知道这样的一个货色,为什么能够考入名牌大学,甚至还在复旦这样的国内顶级高校任教,让这样的一个货色留在教育领域,简直是后患无穷,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不是说这位教授一定教不出好学生,至少教坏了的概率要更大。

就好像这次教科书插画风波的设计师吴勇教授的研究生,还专门写了一篇论文花式吹捧这些教科书插画,笔者作为旁观者来说,读起来都觉得肉麻,就这样的一个货色,一个研究生能是什么好玩意吗?亏还研究教科书插画写论文呢?良心都没放对地方,溜须拍马之辈,典型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在这里笔者也不是反对教科书的调整,毕竟时代在进步,教科书的内容也不可能一直都一成不变,这样对学生也不好,只不过即便是调整,最起码调整的内容要说的过去吧!

可现在的调整现状是不光没有往好的方面调整,反倒是越调整越差,简直是不可理喻,把最为经典的内容都删的差不多了,新添一些乱七八糟的文章,着实是令人不解。

本文系【曹镜明】原创,图片来源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兴城信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