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7 22:13:00
早在1995年,杨振宁带着夫人杜致礼一起出席汕头大学的物理学大会,认识了当时还在读大一的翁帆。作为接待志愿者的翁帆,她的青春活泼,懂事能干,深得夫妻二人的喜欢,学识渊博,平易近人的杨振宁夫妇,也让翁帆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这一次的相遇,为二人后来的结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后双方也经常保持书信往来。
杨振宁原配夫人杜致礼
翁帆是广东人,毕业后在深圳工作过一段时间,并与一名香港公司职员结婚,但二人的婚姻并没能维持太久,婚后仅两年就因为性格不合而离婚。在翁帆离婚那一年,杨振宁的夫人杜致礼也因病离开人世。出于对老师的关心,在师母去世后,翁帆主动增加了与杨振宁的联系频率,处处体现着关心和问候。
翁帆近照
丧妻之痛和离婚之殇,将原本就志趣相投的俩人拉的更近,杨振宁多次与翁帆见面,不论是在内地,还是去香港,二人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崇拜和倾慕,尊重和理解,彼此深爱、互相吸引。
2004年12月24日,两人踏入了婚姻的殿堂,杨振宁给了翁帆知识上的灌溉,翁帆给了杨振宁生活的色彩。杨振宁曾说:“她是上天给我的最后一件礼物”,对于翁帆来说,又何尝不是呢?
有人说,翁帆是为了杨振宁的财产,才甘愿与他生活在一起,但据资料显示,杨振宁早已将财产留给了四个子女,她唯一的得到的,是杨振宁位于清华大学一套房子的居住权,并且产权属于清华大学。
那么,翁帆与杨振宁的结合,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在《杨澜访谈录》中,翁帆说出了答案:“感谢杨振宁,让我一直以来,享受的都是象牙塔般的宁静生活,我喜欢这种生活。”
往往爱一个人,有千百种可能。对于翁帆来说,爱情已经不是轰轰烈烈,海誓山盟,而是一个世上唯一契合灵魂。
如今已97岁的杨振宁依然身体硬朗,43岁的翁帆也不再年轻,如果仔细看他们的合照,两个人的眼里总是闪烁着光芒,总是手拉着手,或者再穿套“情侣装”,撒一把猝不及防的狗粮。
毋庸置疑,翁帆很幸福,杨振宁也很幸运,从一定程度上说,双方的结合都改变了彼此的生命,杨振宁是公众人物,他需要自己的生活能一如既往的精致、火热,翁帆的出现,让他的生活重新燃起了火花,而对于翁帆来讲,杨振宁让她懂得了生命的意义,作为一名研学者,孜孜不倦、常学常新,能在自己深耕的领域里有所成就,是毕生的追求,而杨振宁,就恰好是榜样,给了她指点。
时间能证明一切,十六载风雨同舟,婚姻中最坚韧的纽带,便是精神上的共同成长。
如今,人们再说起这段恋情,更多的是祝福,杨振宁与翁帆可谓是突破了中国传统的婚姻观念,年龄差距过大,是怕当其中一方离去,另一方太过孤独,当爱情上升到一种层面,就突破了以往的认知,不再是物质,也看谈了顾虑,其实只要双方情投意合,又何必去在意世俗的眼光呢?
相比于许多年轻人来讲,当初的你侬我侬,都被生活后的柴米油盐等压力击垮,从而分道扬镳。归根结底,是没有找到真正相爱的人,在性格上没有找到互补点,爱情并不是冲动,更不是赌注,在杨振宁与翁帆的婚姻中,我看到了爱情最高雅的样子。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感谢你走进我的生命,陪我走完这一程。往后余生,仍是未知与荆棘遍布,谁也不知道,等待他们的,是怎样的惊喜。
杨振宁与翁帆,带着世人的祝福,浇灌他们的小确幸,不负遇见,亦不辜负爱。
当然了,也希望读到这篇文章的你,收获幸福。
随着我们的科研技术飞速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像杨振宁这样的优秀人才不断涌现。关于人才的重要性,当初杨振宁回国后就曾建议:“我们在培养下一代人才的时候,必须重视启蒙他们的数理化学科,只有从小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才能培养创新思维。”
要知道孩子在成长的阶段,5~15岁是发展的黄金年龄,如果在这个时候能够启蒙教育数理化学科,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那么就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激发科学家潜质。
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文章末尾为各位家长分享一本好书,都别错过了!
拿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话来说:
想要让孩子学好数学,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数学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来,这就需要父母在辅导孩子数学题的过程中,陪孩子多读一些数学方面的书籍,玩一些数学游戏。
然而,攀登数学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我也认为数学很枯燥,但一看到刘薰宇的数学书,感到很惊讶。你还能像这样学数学?”
杨振宁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能够认可的数学老师刘薰宇是不会错的。
刘薰宇又是谁?
刘薰宇与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相比,并不出名,因为他的精力主要在数学教学和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中。
刘薰宇一生写过很多数学方面的书,最有名的便是这三本:
第一本是《马先生讲数学》,主要讲如何用图解法求解一些算术四则问题
第二本是《数学趣味》,主要讲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数学问题,我们讲万物皆数学,通过万物来学数学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数学的园地》,这一册就有点难度了,里面讲了函数、连续、诱导函数、微分、积分和总集等概念及它们的运算法的基本原理。虽然有点深,但讲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级的娃,还能看懂一部分的内容。
同时把这书拿给孩子看,平时孩子也补习数学,有时候觉得上补习班有点枯燥。可孩子看这本书,却觉得很有意思,而且还能把他在补习班学到的东西运用过来。
一看就看了个把小时还不觉得累!家长:实在是难得的好书!
对于刘薰宇先生编著的这套经典数学科普图书,家长们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家长表示“这套丛书总体上有一种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感觉,语言特别有说服力”
可以说,熟读这套书,小学和初中的数学就不用担心了。
这套经典数学丛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激发学生们蕴藏起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让学生们爱上学数学,许多家长表示《数学三书》是难得的好书,不可错过!